2007-06-08

The Three Kingdoms


看題目可能會誤以為我講三國,但這次我確確實實繼續講game。上次的ACG話題只談到遊戲界的皮毛,這次主題是主要是遊戲及遊戲公司發展。

於七十年代,第一部家用遊戲機於美國誕生,當時日本還沒有這技術及概念去發展,直至七十年代末,任天堂公司發展遊戲業務,終於第一部遊戲機於日本誕生,及後八十年代初,紅白機的出現更扭轉了一切局面,家用遊戲機皇者之戰的第一次勝利是由日本任天堂奪得,而這神話一直到21世紀,由SCE的PS2一直延續。及後遊戲技術的進步及遊戲公司的進取性令次世代機加快開發,而最快開發完成的美國代表XBOX360亦以復仇王子的姿態出現,及後另外2大遊戲機製造商任天堂及SCE加入戰團,向外公佈次世代的發表及其規格。

到2005年末,3大廠商再次燃起戰火,而代表Microsoft的XB360以高姿態最先推出,以高清高效能及價格可觀引起不少機迷注意,需要運用的新技術不及另外兩間廠多,但勝在價錢普及,而且Microsoft更拉攏不少日本公司為360開發遊戲,加入不少日本遊戲的技術及開發人員,完全撇清了美式遊戲的缺點,在戰爭完全爆發前確定了的基礎。在這未完全明朗的戰況下,眾學者都認為最後是三國鼎立,平分遊戲界這大金蛋。直到2006年末,SCE喻為新世代遊戲機的PS3誕生,在亞洲地區吸引不少人的注意,但因價格昂貴,銷情未如理想,而且介面只有日文、韓文及英文,不及對手360完全照顧到華人及其他地區。但最大致命點是遊戲開發進度跟不上主機的推出,顯示出SCE怕延後PS3的出現會引致失敗。但其實致命的地方亦是太早推出,沒有多少遊戲吸引機迷去花昂貴的金錢去買這新世代主機。根據過往經驗,在PS2中開發遊戲不需花太長時間,而且開發費用不多,SCE更招攬大部份日本廠商為其開發遊戲,這是PS2成功的關鍵,但到新一代的PS3,因為運用BD技術的開發費用太昂貴嚇怕了不少遊戲廠商,更導致小型廠商放棄SCE,轉投Microsoft及任天堂。

到了2007年初,Wii的出現開始動搖戰局,它加入了互動三維空間感應,實行了身體互動操作,有如革命般改變遊戲玩法,吸引了不少年輕玩家及家庭的喜愛,而且主機價格是三者中最便宜。Microsoft眼見及此,立刻降低主機價格,到後來SCE得到更廉價的開發技術及BD的開發費用輕減,微微將PS3價格下調,但SCE此舉仍未能吸引到玩家的注意,但SCE真正的惡夢才剛剛開始。

在戰局未明朗時,仍有不少廠商站在PS3的一方,到後來三強都出現後,PS3滯銷,令不少遊戲開發商怕不能回本而相繼離開。最先幫XB360的日本公司應該是CAPCOM,當時PS3仍穩握CAPCOM的熱賣遊戲Devil may cry(後文簡稱DMC),直到CAPCOM於XB360獨有的遊戲Dead Rising大賣後,就一直有傳言CAPCOM會背棄SCE,將DMC後續作移植到360,而CAPCOM亦曾為此於公告:'DMC只在PS3開發'!到3,4月PS3中國香港及歐洲戰線失守及大量日本公司離棄SCE後,CAPCOM刊登新聞稿宣佈DMC將會同時於360及PS3出現,而光榮及BANDAI合作開發的高達無雙亦宣佈將移植到360,暗示著光榮的無雙系列可能會完全脫離SCE。在此時,SCE終於意識到這次的的失敗,更有不少人戲言'SONY may cry'。到今日此刻仍是PS3獨有的只是KONAMI的Metal Gear Soild4,但不少人相信KONAMI離開只是遲早的事。

到今日,未經正式統計,3款次世代的佔有率是,XB360佔5成,Wii佔3成,而PS3只有2成。暫時戰火已暫緩,Microsoft上演的王子復仇記亦暫得成功。而PS3的失敗正正說明沒有永遠的獨大,其失敗的原因是未能真正改革,用上最貴最高的科技,但沒有考慮市場需求,使遊戲商紛紛離去,而SCE亦以為單單靠遊戲續作就能取得勝利是幼稚的想法,這次敗仗沒令SCE倒閉已算萬幸(因開發PS3導致財政出現問題,要靠其他業務拉下補上),吃這次敗仗後相信會令往後日子的鬥爭更激烈,更有不少傳言SCE會脫離遊戲界,更有傳言說SCE已密謀開發新一代復仇機種,但宏觀如此競爭激型的情況下,遊戲界只會進步更快,而價格亦會更便宜,最大得益者始終是我們消費者。




2007-06-06

Travis - 3 Times And You Lose


I had a nightmare
I lived in a little town
where little dreams were broken
and words were seldom spoken

I tried to reach you
but all the lines were down
And soon the rain began to fall
on this little town
...on this little town

The little people
have very little left to say
their words had all been shortened
they didn't really seem important

And I had a feeling
that you were very far away
but then a little voice inside me said
you'll never get away from here

And it's 1, 2,
3 Times and you lose
of course it doesn't matter how you say it
I'm out of love
so there's nothing really more to say
I've thrown it all away

Oh! we had opinions
but now we all think the same
we never look at one another
only when another suffered

And I thought I saw you
then it was just another face
but I stood on a blank horizon
running in the human race

And it's 1, 2,
3 Times and you lose
of course it doesn't matter how you say it
I'm out of luck
so there's nothing really more to say
I'm throwing it all away

And it's 1, 2,
3 Times and you lose
I'm out of love
so there's nothing really more to say
I'm throwing it all away
throwing it all away
throwing it all away

本來一早就想講呢首歌,因為真係近排狂聽狂煲,我絕對覺得Travis隻碟係5月咁多新碟中最好,而呢首歌旋律太吸引我啦,就算無歌詞only聽melody已經極為吸引,加上歌詞後,完全係我杯茶。

2007-06-05

六四十八周年


來不想在Blog中談六四,原因是不想在此添上一份沉重,但看過今天的報章後,還是忍不住在此悼念一下。

八九年六四,我年紀尚輕,主要的前因後果還是在長大後於網上及父母口中得知,但雖然年輕,當時的我已懂得分對錯,已知道是一班爭取民主的人遭到濫殺及欺壓。到今天已過了十八年,可能有人覺得這段歷史終會被遺忘,所以我更要在此為六四作一個小紀錄,昐望薪火相傳,希望就算過了一百年後還會記得有一班人為了爭取自由及民主而犧牲寶貴的性命。

身邊的朋友大多對政治冷感甚至反感,每次遊行集會去的都是只有我一人,而這裡人流不多,我在此說的話可能不會太多人看到,但我相信力量雖小,但總好過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我不想將自己知道的事實蒙在鼓裡。幸好家裡的人還是熱血份子,總會提點我們應該為自由民主而努力,聲音會一直傳到我這一代、下一代,歷史是不會被磨滅。


Music Fever


星期蘋果日報刊登了一個Channel MTV發起有關流行音樂熱情度的調查,而調查結果顯示香港的排名是排最尾。不過我對這調查甚有意見,首先為何一定要流行音樂,而且是否每個人都懂得去界定?當然香港是娛樂活動豐富,不一定要去聽流行音樂,但眼見香港都是一大堆的K歌迷,有理由相信熱情度只有27%嗎?

不過,香港亦有部份人不太愛聽Pop,特別是香港的(小弟也是其中一人),但很難相信熱情度會只有27%,另外的73%是因為不聽Pop還是連音樂都不去聽?我總覺得應該調查的不應只圍繞Pop music,太主觀了吧?根本對調查結果沒有任何影響力,可信力亦不高。但如果真的舉辦對音樂熱情度的調查,而結果都是只有30%左右的話,那我對香港的青年人真的甚為失望,更覺得香港無藝術可言。


2007-06-03

道德氾濫


日香港未知是否遭到外星人侵襲,大部份人思維變得越來越不清晰,特別是那些高官及道德團體,由中大情色報事件已表現出香港的強權弱勢的不平衡,有權有勢就代表了一切正確,更見部份香港人仍然封建,可能還自以為自己身於民初清末。及後顯示香港道德氾濫的新聞接踵而來,包括公共交通工具爆粗罰款、明光社蔡志森的驚人道德倫、世界首宗超連結入罪案、繼續提倡地鐵應該有女性專用車卡等等。可見香港已漸漸被這些白色恐怖掩蓋,而這些恐怖份子總是向普羅大眾冠上冠冕堂皇的借口及廢話。

在公眾場合粗言穢語可以顯示出該人的品行差劣,但香港不是一直說自己是言論自由之都嗎?而且粗言穢語,我覺得很難定義吧,諧音算是粗口嗎?就有如,假若我有天這條例伸展到食肆,我應該不敢再叫大檸樂,更不會叫小二來個撚手小菜,更幸好我身邊朋友沒有人叫小西,否則我不會跟他(她)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更不會在乘坐過程跟他電話聯絡。如果這條例還會立法的話,我相信我會帶備字筆傍身,以免入罪。

超連結事件更加不可思議,單單貼個Link就要入罪?法官們,你們真的會用電腦嗎?超連結是可重新direct的,如有有心人要加害某人,相信這條罪行幫到他們不少,自此有不少無辜大眾被人加害入獄。更甚的是,含色情的超連結在不少搜尋器都能搜尋出來,那你要去告Yahoo,Google及Sina嗎?要是你敢告,我會默不作聲而且視而不見,更不會在此批評。亦在此懇求各位我已連結的Blog友們,不要在你們的網上貼咸相咸片,我還不想被通櫃。

其他的事我不太想評論了,我沒有那麼好文采去跟這些人詭辯,微小的我更不能跟這些以大欺小的道德團體們爭論,最後我只想來個第三類接觸,各位外星人們,歡迎蒞臨道德之都。

八月照相館


電影幾乎是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我雖然不是專業影評,但總叫看過不少電影。在看罷原罪犯後,連同新的舊的韓國電影,我一部都沒有再看,我很怕那種刻意營造的悲劇。就在數天前,因為無聊就在家中翻了一翻找VCD看,最後就選了看一套受不少好評,但我一直沒看的《八月照相館》。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注意!
我一直都是靜靜一個人看,很容易就投入了電影中。內容是身患重病的主角(韩石奎)是一間照相館的店主,雖然自知身患重病,很可能會在短期內離世,但他仍然每日開心工作,照顧家人,整個都是一個樂觀的形象。開始遇上女主角(沈銀河),每日跟她相會談話,大家都知大家是珍惜對方甚至愛對方,但男主角自知時間不多,一直沒有將心意傳達。

這是一個韓國典型的悲情故事,這套可說是帶起悲劇浪潮的經典。但感覺有別於其他的,首先主要劇中都是以男主角用第一身去看、聽、說及感受,用很平淡的描寫,淡淡帶帶過整個故事,沒有叫苦哀怨,而且男女主角最後沒有結果,只是一直描寫雙方的心情逸事等等,更講及了不少男主角收起將要面離別身邊人的悲傷,努力盡最後時間的去製造回憶,包括用上照片等等,除了家人外,他沒有向任何人講及自己的病,只希望不要別人擔心,只希望能讓他人不會為他傷心,這些小片段都寫得很細膩,尤其他知道自己快死時,對父親的關懷及擔心表現得份外細心,抑壓著對女主角的感情,在人面對表現出的那份樂觀,主演的韩石奎真的演繹得十分到位,沒有很誇張及過於搧情。這套戲十分著重了人物心情的描述,後半段對白更不多,但表情動作就能帶給你明確訊息,及後於末段,男主角為自己拍遺照時的那個部份是特別深刻,一直是沒有對白,只看著男主角微笑準備一切,打扮儀容面對鏡頭這些星瑣動作,但這一幕,我看到有點眼濕濕,你會在那數分鐘回想起男主角生前為家人及所愛的人所做的一切,你會感受到他是傷心悲痛,但沒有想別人為他的死而傷心,那種默默在背後的動作、留下的信及字條在我們觀眾角度看時是十分傷感。

我可能特別喜好這一類電影,沒有什麼抑揚頓挫,都是淡淡略過,而且更著重描寫人物每一刻的心情起跌,我較容易接受這種,總比流於表面好。幸好我沒有錯過這電影,否則愛好物中又少了一樣了。
P.S.不知是否那麼巧合,在看罷後的一天就在我一個常到討論區中,有人提及這電影,該男會員更看到淚流滿面,突然覺得可能我還是很絕情嘛。


2007-06-01

雷頌德 - 抄抄抄抄


Mark哥又抄歌啦,好抄唔抄走去抄Queen-Bohemian Rhapsody嘅編曲,好心你抄都抄得醒少少呀,平時抄少人聽嘅已經比人發現,何況抄首咁出名嘅。定係已經發現會比Mark死你呀,反正抄就抄首經典嘅。真係唔明點解你有咁多獎攞,香港樂壇真係最有貢獻係你啦。創意工業喎,創意喎!定係你好鍾意玩致敬呢?咁唔差在啦,再下次提議你抄(致敬)下經典兒歌啦,到時真係3歲到80歲到識,你嘅事業一定可以更上高峰。不過未知雷生又知唔知,而家世界大部份人都以為香港音樂淨係識抄,家下真係多得你唔少啦,咁去推廣香港!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古巨基 - 錢錢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