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聽著MP3時,都有刻意去聽多數次Nirvana的作品,雖然有時都會為自己的舉動感到煩厭,但Nirvana的歌又的確值得我多次回味。
那今天首先播放Grunge的國歌「Smells like teens spirit」!
最後再送上我很喜歡的一首「Pennyroyal Tea」
我幾乎每晚都會到樓下公園坐低呌下涼,有朋友陪又好,無朋友都好,都係會落去飲下野坐兩野先自在。而家甚至去到每日咩人於咩時候出現都記得清清楚楚,相信果堆人亦記得有條粉腸晚晚都坐0係度唔知做咩,但可惜嘅係大家係唔會交談,可能只會稱我為路人甲或四眼哥仔。
前晚,食飽飯又到我嘅私家花園等我位朋友,我比約定時間早左足足個幾鐘就落咗去坐,唔係我無睇時間,而係想睇下今日又會有咩人會0係我個花園出現。坐左陣,我隔離個位嚟咗位素未謀面嘅阿婆,相信佢都同我一樣係嚟坐下食下風,不過佢個樣好親切,但又有少少哀愁,似等人多過似嚟坐,直到我朋友嚟,佢都一直不動於山,眼神亦只望住同一個方向。我開始聯想或投入佢個角色,總覺得佢好寂寞,果一刻開始諗”點解身邊無個伴陪佢?點解總係好似等緊某一樣久未回來嘅人或事?”。因為我通常見D老人家都係拖住個白頭伴0係度休息或者談笑當年,所以更加感覺到佢唔多願意自己一個0係度。雖然佢唔會知我留意緊佢,基至去猜想編導別人,但佢嘅故事,我一早編排好,只係唔多願去比佢承受我幻想嘅悲劇,亦因為我算係感性,當我所編嘅故事係悲情開首時,就好不然都會同情一下個主角,所以我就相信佢會等佢另一半。
過了一個多小時,我離開座位同朋友去買小食同野飲,經過10多分鐘後再返去,果位阿婆已經走咗,這時心情有些少忐忑,因為我想知個結果,我更加想知個阿婆有無遇到佢想見嘅人,由果刻開始回想起個阿婆那數小時的目光及動作,同時將自己帶到數十年後,我開始諗,我會係坐0係度等人果位,定係要人等果一位,一諗到呢一刻,個人就好空蕩,係我唔敢想像呢兩個結果,呢一刻我突然好怕死亦好怕孤獨,又再令我諗起生存嘅意義,更令我回想起身邊嘅每一位,呢種感覺似曾相識,悲觀時嘅我經常有呢種感受,呢個時候亦從來唔會幻想自己好幸福拖住另一半白頭到老,終於又發覺,原來自己呢一刻係幾咁寂寞。最後,我選擇完全投入同我位朋友吹下水,去忘記這難受嘅幻想。
代替品,沒有一個名詞比這更適合,一個連我也會覺得罪疚的名詞。當一個人失去一個依靠後,就會尋找新的東西去依賴(或許叫愛),這一件接任的物品就是一種替代品,在這替代品還在試用期時,這件物品可能還包含著不知何物(是不想知道)的影子,旁人看不到這影子,但這物品的擁有者就有如罪惡般的看著這個影子,他們只會去看,但從不觸摸影子,他們不想接受這個委曲的事實,甚至連望也不敢去望,只好注視自己。
很多男人都愛處女,這並不是什麼特殊癖好,而是怕去接近那個影子,而且是別人遺留下來的影子,從肉慾到精神都只渴望將影子帶給別人,而不是去感受別人遺留下來的罪惡,一種近乎自私自我的佔有,男人特別容易患上這種強迫症。情與慾的起點都是建立於這份自私,因為想去著緊,因為想去佔有,所以女人都會說「男人只享受追求過程,到手後總會棄而不顧。」就由這個結果就產生了無數別人的代替品,那一刻你更在乎別人留下的,多於自己所尋找的,可能在你面前的也是你前任的代替品,但自私的你只會望到別人的一種陰謀,從任何角度去想,你都只會自嘲自憐,要求別人可憐你的遭遇。
人有些時候就是想太多,將不必要的幻想都誣蔑成真實一樣,化成你的一種自我保護(應該叫作一種妄想迫害),是渴求別人的憐愛或在乞求過剩的母性,這種由憐生愛到最後只成為了一種負擔,包袱裡總帶著往後受關懷而衍生出的自卑及一種沉重到不能承受的結果,最後重複又再重複成為代替品(或製造代替品)。我總愛把這一切看成一種對等,就像平衡點上的一種和諧,並非童話故事帶出來的偏激的甜蜜,一種不能滿足現實的偏激,所以人才會有幻想,想將現實中不能容易得到的都將其理想化,理想化的物品不一定是偏激的甜蜜,可以是過剩的悲傷,就有如有人會產生妄想迫害,亦會有人的理想化就是幻想成悲劇。
這首不是新歌,我只在街外聽過,從沒認真聽完。到昨天唱K,我第一次聽完整首,看了整個MV,看後真的很感動,這MV真的很美很美,歌詞隨著MV內的故事如電影般一樣,回憶時的剪接,有如走馬燈,真的很像自己在腦海閃過的片段,無意間把自己都代入故事了。在K房我看了這MV兩次,第二次我靜靜一個人看,那時感受更深,說真的,我有想過哭,作為男人我可能也太感性,但這MV內真的充滿感情,當然歌也是好,由孫燕姿演繹出來更適合不過。
回家後我在看幾次,每次看的時候都好投入,拍得實在太好了,雖然我不敢回憶什麼,我怕哭,但確實令人想起不少過去。算了,還是分享好了,順帶一提,這MV的導演是徐筠軒,我會牢牢記著這個人。
突然好想又逃避再逃避,看到別人逃避時,我就想脫離人群跟著一起逃,最後逃到更遠,更遠...遠得不能回頭,那份厭惡,那種憎恨,我想磨滅,但我太懦弱了吧。
我讓路只是為了逃跑,並不是因為我偉大而讓出路給別人走。這明顯是懦弱,是無責任,是選擇拋棄一切。真是夠了,我不需要更多的路,我只走我的。
看電影幾乎是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我雖然不是專業影評,但總叫看過不少電影。在看罷原罪犯後,連同新的舊的韓國電影,我一部都沒有再看,我很怕那種刻意營造的悲劇。就在數天前,因為無聊就在家中翻了一翻找VCD看,最後就選了看一套受不少好評,但我一直沒看的《八月照相館》。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注意!
我一直都是靜靜一個人看,很容易就投入了電影中。內容是身患重病的主角(韩石奎)是一間照相館的店主,雖然自知身患重病,很可能會在短期內離世,但他仍然每日開心工作,照顧家人,整個都是一個樂觀的形象。開始遇上女主角(沈銀河),每日跟她相會談話,大家都知大家是珍惜對方甚至愛對方,但男主角自知時間不多,一直沒有將心意傳達。
這是一個韓國典型的悲情故事,這套可說是帶起悲劇浪潮的經典。但感覺有別於其他的,首先主要劇中都是以男主角用第一身去看、聽、說及感受,用很平淡的描寫,淡淡帶帶過整個故事,沒有叫苦哀怨,而且男女主角最後沒有結果,只是一直描寫雙方的心情逸事等等,更講及了不少男主角收起將要面離別身邊人的悲傷,努力盡最後時間的去製造回憶,包括用上照片等等,除了家人外,他沒有向任何人講及自己的病,只希望不要別人擔心,只希望能讓他人不會為他傷心,這些小片段都寫得很細膩,尤其他知道自己快死時,對父親的關懷及擔心表現得份外細心,抑壓著對女主角的感情,在人面對表現出的那份樂觀,主演的韩石奎真的演繹得十分到位,沒有很誇張及過於搧情。這套戲十分著重了人物心情的描述,後半段對白更不多,但表情動作就能帶給你明確訊息,及後於末段,男主角為自己拍遺照時的那個部份是特別深刻,一直是沒有對白,只看著男主角微笑準備一切,打扮儀容面對鏡頭這些星瑣動作,但這一幕,我看到有點眼濕濕,你會在那數分鐘回想起男主角生前為家人及所愛的人所做的一切,你會感受到他是傷心悲痛,但沒有想別人為他的死而傷心,那種默默在背後的動作、留下的信及字條在我們觀眾角度看時是十分傷感。
我可能特別喜好這一類電影,沒有什麼抑揚頓挫,都是淡淡略過,而且更著重描寫人物每一刻的心情起跌,我較容易接受這種,總比流於表面好。幸好我沒有錯過這電影,否則愛好物中又少了一樣了。
P.S.不知是否那麼巧合,在看罷後的一天就在我一個常到討論區中,有人提及這電影,該男會員更看到淚流滿面,突然覺得可能我還是很絕情嘛。
近來總算比之前來得精神,甚至有種長期處於亢奮的狀態,沒有了早前數月的失落感,但我就是愛想多過愛說,每晚都望著同一片天,都去想像下一秒,當感到時間的流逝時,失落感又再回來,雖然有別於那份厭世的失落,但總會感到一份嗟嘆,就像為了別人而嘆息。
一直明白每人都是自己的主角,而在別人世界裡只會是一個路人或配角,但有時總會想變成別人編劇或導演,目的並非去改變他人,而是想將自己的角色加進別人的劇本,有時又會想當攝影師,去記錄每個人每分秒,所以很多人說的每句,做的每件事,只要有能力我都會記下,很多時重提那一刻時,連主角的忘記了這段片段,都是我拿起片段重播。可能我這外人實在干涉太多,甚至忘了自己的戲份,只想看好每個人的每章每節。當演員忘了我這導演時,那片子就該燒掉,但我總是會收起來以便不時翻看,就像將那一刻存到現在,去感受過去的現在。
我與不少演員的世界開始分離了,而我亦不能再每個空間遊走,有些少感嘆自己的步伐走不上了。